1 集中润滑系统的构成与分类
1.1 集中润滑系统的构成
集中润滑系统通过润滑泵装置(或单元)、安全阀、分配器、分送管件和油量计量件等零部件,从润滑油或润滑脂储油罐按照设定的时间把需要的润滑油、润滑脂准确的供往多个润滑。如图 1 所示,该系统主要由电动润滑泵、自动控制器、存储罐、安全阀、分配器(包括一、二级分配器或更多)、管路等元件组成。
系统通过润滑泵输出高压润滑脂给各分配器,分配器则根据各个润滑部位的需要对润滑脂进行合理分配,通过输油管线向各个润滑点注油,自动控制器按预先设置的时间周期自动起动或停止润滑泵的动作;系统安全阀限定系统压力,保护各元件。
1.2 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
集中润滑系统按照润滑油剂的消耗方式可分为全损耗型系统和循环型系统。全损耗型系统是指润滑剂送至润滑点以后,不再回收循环使用,常用于润滑剂回收困难或无需回收、需油量很小、难以安置油泵或油池的场合;而循环型润滑系统的润滑剂送至润滑点进行润滑后又流回油箱,可再循环使用。
工程机械适用的集中润滑系统按供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单线式——润滑剂在间歇压力(直接的或延迟的)下通过单线的主管路被送至喷油嘴,然后送至各润滑点。供油压力范围为 0.3 ~ 21MPa,润滑点可多至 200 个以上。
(2)双线式——润滑剂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由一个方向控制阀交替变换流向的两条主管路送至定量分配器,依靠主管路中润滑剂压力的交替升降,操纵定量分配器,使定量润滑剂供送至润滑点,供油压力范围 0.3 ~ 40MPa,润滑点可达 2000 个。
(3)多线式——多头油泵的多个出口各有一条管路直接将定量润滑剂送至相应的润滑点,管路的布置可以是并联或串联安装,供油压力范围 0.3~ 40MPa,润滑点亦可达 2000 个。
(4)递进式——由压力升降操纵定量分配器按预定的递进程序将润滑剂送至各润滑点,供油压范围 0.3 ~ 40MPa,润滑点在 800 个以上。
2、集中润滑系统的应用
2.1集中润滑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1)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正确设定加注润滑剂的时间周期。
对于新购设备,集中润滑系统加注润滑剂的时间周期通常已设定,但由于每台机械作业情况不相同,即使同一台机械也可能实施不同的作业,机械的各润滑点会因作业不同、负荷不同,对润滑脂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使用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或自行设定。
设定时间周期的一般原则是:中止时间少或运行时间长则加注油脂量多,反之则加注油脂量少;设备用于负荷重、强度大的作业时应适当增加加注油脂量,反之应减少加注油脂量。加注油脂量过多会造成浪费及润滑部位的散热、降温变差;加注油脂量过少则会使润滑部位断脂、磨损,影响设备寿命。
(2)保证系统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灰尘、空气进入。
①由于工程机械的施工现场空气含尘量高,灰尘易通过微小间隙或通气孔进入系统,而现场打开检查或分解检修时情况会更加严重。灰尘的进入会直接影响润滑效果,为防止灰尘进入,首先应保证系统的密封性和通气装置的作用;其次,检修和更换零部件、补充润滑油脂时,特别要注意清洁,防止带入灰尘和异物。
②空气也易进入润滑系统,空气进入系统不但会引起润滑脂变质、产生噪声,同时也会引起润滑部位金属零件表面气蚀。为避免混入空气,在保证系统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同时,应避免系统管路中各级分配器、接头等部位因泄漏而混入空气。
(3)定期检查安全阀及各润滑部位。
定期在系统运行时检查安全阀是否存在溢出润滑脂现象或各润滑点是否有新鲜润滑脂出现。出现这些现象表明系统已产生故障,如电动润滑泵损坏、安全阀压力调定不当、各级分配器和管路堵塞等,此时某些润滑部位已不能得到有效润滑,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4)及时更换变质的润滑脂。
当发现润滑脂的颜色有较明显变化时,基本上可以判断润滑脂已经变质,其黏度、防锈性、抗氧化性和消泡性下降,产生油渣和树脂质的不溶解成分,应及时更换润滑脂。
更换润滑脂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当放净系统变质润滑脂后,应选用比正常运转时使用的粘度小一、二级的冲洗油,使用溶解能力较强且加有清净浮游性和防锈性及压油性添加剂的冲洗油,把系统中残存的润滑脂以及沉积物冲洗干净,再加入规定的新润滑脂。②添加润滑脂时,一定要加至存储罐刻度线以上,通常要达到其容积的 2/3 左右。否则空气就可能会通过润滑泵的通气孔进入系统。
(5)进行电焊维修时应拔下控制器的电缆插头。集中润滑系统的自动控制器实质上是一带计时功能的微型集成器,只能接受小电流(10mA 左右),所以当机械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电焊维修时,需要将控制器上的电缆插头拔掉(切断通向控制器的电路),否则电焊时的强冲击电流可能会将控制器烧毁。
(6)在严寒地区使用时应添加防冻剂。
集中润滑系统通常采用锂基润滑脂,其适用温度范围为 -20 ~ 120℃。所以当工程机械在严寒气候中工作时,若环境温度低于 -20℃时,其流动性能会变差,各润滑部位的摩擦面易形成半干摩擦甚至干摩擦,加大了润滑部位摩擦件间的运动阻力,使磨损加剧。此时应在润滑脂中加入如乙二醇之类的防冻剂,加入量应当根据当地气候的实际冰点确定,一般应使调配后防冻润滑脂的冰点比当地气温低 5 ~ 10℃左右。
3、集中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
3.1集中润滑系统常见的故障有:
(1)电动润滑泵不工作。
当系统运行时如发现存储罐内的螺旋形搅拌器不工作(即不旋转)时,应立即停机作如下检查:
①检查系统保险丝是否熔断;②检测系统 2 个电源接线柱间的输入电压是否达到规定值(一般常见的有 12V、24V 两种);③检查电源线接头是否正常;④如以上均正常,则可判定为电动润滑泵出现故障,应维修或更换。
(2)系统堵塞或安全阀压力设定不当。
若发现润滑脂在电动润滑泵运行时由安全阀溢回存储罐或润滑部位出现干磨擦,则可判定系统已堵塞或安全阀压力调定不当。
①用 0 ~ 40MPa 的压力测试仪测试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一般为 30MPa,如低于该值,则应对其重新设定;②只拆下管路的出脂端,然后启动系统,观察有无润滑脂从出脂端出现,可以逐一检查各个管路是否堵塞,如发现有管路堵塞,则应更换;③将与分配器相连的所有出脂管路拆下,然后启动系统,如无润滑脂出现,则表明此分配器已堵塞,应维修或变换。
3.2 集中润滑系统的故障排除
集中润滑系统根本的故障为润滑点无油脂输出。系统发生故障后的一般检修方向为:泵装置单元——主分配器——二次分配器——润滑点。